2012/06/07

瞭解妙禪師父如來宗:臺灣禪修型「新興佛教」初探 鄭志明教授


臺灣禪修型新興佛教初探
禪修型的新興佛教將佛教複雜的宗教體系,簡化為殊勝的禪修形式,更有利於宗教的世俗傳播,以迎合消費者的市場機制,取得弘法宣教的優勢。甚至有的教團就是以「禪修」作為產品,教團有如商店,直接經銷產品,以一手交錢,一手交貨的貿易方式,來販賣「禪修」。一方面能吸引民間的游資,一方面又能擴充其教團的聲勢,進而抬高該教團的自我身價,優化其產品的內容,神化其宗主傑出的禪修境界,然後再以更為精緻的市場操作技術,採龐大的行銷策略,如滾雪球般地吸納更多的社會資源。  
解嚴前後,社會力的釋放,早期由威權體制所操縱的宗教專賣、壟斷、獨佔等保護政策已窒礙難行,不得不依自由市場的供需法則,讓宗教團體各盡所能的自由發揮。「禪修」是一種本少利多的產品,加上佛教原先的長期經營,滿足各個階層消費群的需求,自然集結成一股龐大的社會運動能量,形成了百家爭鳴各顯神通的宗教競爭時代。新興宗教即是多元競爭下的新產物,另提出某些高度專業化的新主張與新技術,來投合民眾的需求口味。禪修型的新興宗教以技術取勝,快速服務眾生的現實需求,滿足世俗的生存慾望,進而讓信徒對宗教境界有著狂熱的獻身精神與崇拜傾向。(鄭志明,1996)
文章中分析這些新興宗教有以下共同點

1. 發展的時序接近。
2. 都各自有一套超常心理體驗的實踐法門
3. 都有強烈的宗師崇拜情結
4. 採直接領導的組織形態
5. 都相當重視現代化各種傳播媒體的運用
6. 都積極地推動大型的佈道傳法活動



另外瞿海源老師的「台灣新興宗教」也述及了相關議題,對於如來宗等新興宗教如此興盛原因也有深入剖析。文章提到由於家庭結構變遷,個體無法從家庭獲得心理上的支持與安頓,而新興宗教團體大都有能代替家庭給予個人最強烈的「回家」的感覺。這類宗教領袖都有兩項特徵。第一、信徒相信「師父」有神奇的特殊能力,這種能力神奇到連「神奇」都不足以形容,因為他已經是神佛。第二這類領袖往往又會一種修行的功法,大約就是氣功或禪坐。這個功法都是異常神奇而又簡單易學。它的教義也有兩項特徵,一是玄妙,二是簡單。玄妙來自於宗教領袖的特質,即具有神奇的大能。這種玄妙不是普通的,都是直通神佛而大顯神通。而且不論所顯現得多玄妙,他所強調的教義又很簡易,核心道理很少,讓有心人很容易掌握。這種玄妙而又簡單的特徵吸引力極大,對現代人而言,這些新興宗教就像是宗教的速食店,很適合他們的口味。(瞿海源,2002)



21 則留言:

  1.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windthr/9853270
    剛剛看到這篇BLOG終於知道妙禪師父是真的見到上帝如來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真的很恐怖的一個宗教

    回覆刪除
  3. 自從離開後就再也不聽不接觸這東東,
    若真的要暸解佛法, 寧願從四大山頭處接觸,畢竟再怎麼有缺點,至少還是人在主事, 比這些有理講不清,不知從哪裏來的神佛, 要真實多了....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四大山頭之中,也有跟如來宗一樣的方式,只是用佛法包裝,一般人看不出來而已。

      學佛一定要小心驗證,不讓人驗證的,基本上就知道那是個封閉的團體。

      刪除
    2. 人主事才是最可怕的,很多新名詞都是每個宗教創出來,
      一段時間就有新台詞與稱號或經典,很多宗教都一樣。

      刪除
  4. 那篇論文的確很清楚的指出,這類團體的本質是什麼
    至於那些高知識水平的主要幹部,是跟一般同修一樣崇拜著神格化的師傅...
    還是他們也是利益的分配者?這應該只有本人才知道。

    回覆刪除
  5. 雖然文章寫的很清楚,還有團體內不合理的地方其實同修也都知道。但只要回答說這些都你的意識心在作祟,要用靈性去覺知(或者是說你的心門不夠開,你的靈性要提升)。這些常理的判斷也訧都毫無用處,這就是這些新與宗教厲害的地方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沒錯!之前朋友帶我進如來宗時,我也是很多疑點,他們就說我是意識心在看事情。反正他們說法很多,什麼師父已看見如來......師父可以妙轉弟子業障.........師父可以保護弟子的人身法船.........一堆的,還很多高社經、高學歷的人信到五體投地,真是可悲至極。

      刪除
    2. 啥看見如來,如來宗說(諸相非相)如來/造物主就是說牠妙禪=佛自己,拐了幾個彎兒就不認得了?

      刪除
    3. 信解行證在邪教裡只剩下要你信!

      也只有邪教才會把意識心錯翻譯成不相信濕父的心,所以如來宗現在有很多人都墜入了信與不信、小信與大信上上下下的輪迴裡而不自知!

      真正的修行不是這樣的,佛教講的是「轉識成智」意識心是指煩惱的心,一切法門都是斷煩惱、開智慧的方法,都是為了轉眾生迷妄的意識成為佛的智慧。

      信與不信濕父有很重要嗎???

      要解行並進這才是重點!!!

      刪除
  6. 學者不愧是學者,鄭志明、瞿海源好精闢啊!

    回覆刪除
  7. 妙禪師父創業有成是傑出青年台灣卡內基,只要標示清楚吃不吃可以自由選擇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重點就在於標示不清楚...

      刪除
    2. 他真的要感恩妙天幫他賺進好幾桶金, 當然妙天也要感恩他

      刪除
    3. 不是標示不清楚, 是標示"不實、誇張或易生誤解之情形"且"為醫療效能之標示、宣傳或廣告"(食品衛生管理法第28條), 若說嚼鑽石.吞砒霜.喝王水能長生不老, 您也會自由吃吧

      刪除
  8. 難怪我朋友花了萬把銀子上各大心靈成長與潛能開發課程都沒有用,對養他到大的父母態度根本無視,不知感恩,我行我素屌到不行,一接觸如來宗拜了師父之後,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,待人和和氣氣也知道關心家人,根本就只是接受了如來宗畫的大餅想要"回家"而已,但就是有人吃這套,最後還不是為了自己,他們全家還真的以為如來宗有多神,就像瘟疫一樣,越傳越開了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樓上同修說的應該已編入教材,我在中和精舍聽過了!

      刪除
    2. 樓上同修
      透露出精舍地點不太好唷ㄎㄎ

      刪除
    3. 請搜尋玄光通……

      刪除
  9. 要斷見思煩惱才能出六道輪迴,七萬紫衣同修各個開大悟,各個皆以聲聞、緣覺、菩薩自居,何不迴光返照驗證一下自己見思惑都斷了嗎?

    淨土法門法語:見思煩惱是根本煩惱
    http://big5.xuefo.net/nr/article2/16916.html

    1 煩惱有很多種類,有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。這三類煩惱,特別是見思煩惱,是我們六道輪回造業受報的因緣。

    2 見思煩惱是根本煩惱,因為我們有見思煩惱,我們的一切智顯不出來,我們脫離不了六道輪回;阿羅漢是見思煩惱都斷了,超越六道輪回了。

    3 見思煩惱包括五種見惑、五種思惑,一共有十類。見惑盡了,你不墮三惡道;思惑盡了,你就超越六道輪回。你把這十類統統斷掉,你的一切智就透出來。

    4 見惑有五大類,第一個是“身見”。一般人執著這個身是我,以為身就是我,這是錯誤的。我們都把這個身體看作是自己,起心動念第一個想到自己的利益,這是一切禍患罪惡的根源。

    5 第二個是“邊見”,邊見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相對,我的對面是人,大的對面是小,長的對面是短,在相對裡面起了分別執著,麻煩就來了;第三類叫見取見,第四類叫戒取見,“戒取見”是修因的成見,“見取見”是果報上的成見;不屬於上面四大類,一切錯誤的見解都叫“邪見”。

    6 思惑也有五大類,貪嗔癡慢疑。“貪”是生死根本;“嗔”是修定最大的障礙;“癡”是邪正、是非、真妄不分;“慢”是貢高我慢、目中無人;“疑”是對佛法、正法懷疑,這個損失太大,因為佛的教訓是我們這一生得度的機會,你一懷疑,這個機會錯過,下一次再遇到,不曉得要等到哪一生哪一劫?

    7 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,我們想一想,這五種思想上的錯誤,我們能斷得了嗎?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取見、邪見,這五種錯誤的見解,我們能不能斷?如果不能斷,換句話說,我們三途還有分,三惡道免不了。

    8 所以要知道,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特別為我們選擇淨土法門?因為末法時期的眾生,煩惱太重,修其他法門,見思煩惱沒斷,不能了生死、出三界;修淨土容易成就,不需要斷見思煩惱,可以帶業往生。  

    回覆刪除

在留言之前,提醒您注意以下事項:

1. 「小花的未開悟觀點」歡迎各方想法及意見加入,不管您是同修、非同修、相信或不相信,都歡迎您在此表達您的想法,本站並不會因您的觀點或立場而將您的留言刪除或阻擋。

2. 極少數網友留言無法即時顯示,因為google blogger 擋下您的留言,列入垃圾留言夾。這是blogger的系統功能,判定標準為何?板主不清楚,也無從設定。若您留言後無法立即看到留言內容,即是被歸入垃圾留言資料夾。請不用擔心,板主會定時檢視垃圾資料夾,將留言予以顯示。(對相關討論有興趣可見: 究竟 Blogger 的垃圾留言過濾機制是甚麼回事? 我不會刪除或過濾讀者的留言,但是聰明的Google會)

3. 提醒您注意留言語詞,避免情緒化、人身攻擊等...不理性的用語,同時維持基本網路禮節。

4. 留言時請您謹慎揭露您的個人資訊,避免造成您個人的困擾。

5. 您的留言也有可能會被轉載至本板供大家參考,請您自行斟酌。

6. 留言欲連結其他網站,請複製貼上以下語法 <a href="貼上您想連結的網址">寫上該連結名稱</a>

7. 感恩您到此留下您的所思所感及評論心得,讓大家能更瞭解妙禪師父與如來宗。